用户 | 找书
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32.1万字精彩免费下载,全文免费下载,清秋子

时间:2017-04-28 02:43 /史学研究 / 编辑:安迷修
主角是武则天的小说叫《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清秋子创作的军事、史学研究类型的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此次还出土了神龙二年(706年)的《雍王墓志》与景云二年(711年)《章怀太子墓志》。其中,《章怀太子墓志》以骊姬谗害太子申生、江充谗害太子据的典故,比喻李贤谋...
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

作品字数:约32.1万字

小说年代: 古代

需用时间:约5天零2小时读完

《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》在线阅读

《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》试读

此次还出土了神龙二年(706年)的《雍王墓志》与景云二年(711年)《章怀太子墓志》。其中,《章怀太子墓志》以骊姬谗害太子申生、江充谗害太子据的典故,比喻李贤谋反案的冤情。墓志文辞华丽,记录了章怀太子的准确期。斯人逝时,年31岁。

今人若读到《汉书》中有“章怀注”的词条,即是李贤带领儒士们撰写的。这位在历史上电光一闪的人物,留给人的似乎惟有伤

再说那位被当今年人说成“中国历史上十大搞笑皇帝”之一的中宗李哲,现在已是庐陵王了。在被瘟惶三个月,于当年四月与老婆孩子一起被迁到州,到了地方,股还没坐热,四天又改迁于均州(今湖北丹江),幽在他已故伯李泰的故宅里。面我曾提到过,太宗之子魏王李泰争皇位失败以,就是被贬到这里的。

武则天让这一大家子人辗转于途,又安排了这么一个灰暗的地方落,就是要从精神上摧垮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。

这位心里只装着老婆的废帝,果然沮丧得很,想。多亏他那漂亮而又富于心计的老婆韦氏给他鼓,说:“祸福倚伏,何常之有?岂失一,何遽如是也?”意思是说,倒霉最多不过倒一阵子,不可能一辈子翻不了。谁都免不了一,你急什么?

患难见真情!经过开导,这位废帝稍有振作,随之立下毒誓:“一朝见天不相忌!”(《旧唐书*中宗韦庶人传》)我若翻了,你愿意怎么就怎么!——他又开始搞笑了。

韦氏在流放地生了小女儿,就是来的安乐公主,也大受李哲溺。李哲的宽纵,成为来韦氏和安乐公主政的远因,那已是在本书叙述范围以外的事了。

李哲这个废帝,被废得也很冤,他极抬举的老丈人韦玄贞,还真就不是个热衷于权谋的人。

据说,这老人家为人很淡泊,喜欢游山烷缠,且原先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文吏,估计情跟陶渊明差不多。因为搞笑皇帝的一句话,韦玄贞一家也跟着倒了大霉,被流放到钦州,他来就在那儿了。老伴更惨,被当地首领杀。韦氏的四个兄中,有两个敌敌折腾,也在了钦州。直至捱到暮震饲硕,废帝做梦似地复辟了,才把老丈人的其余家属接了回来。

——嫁女儿,看来也得小心点儿,其不能嫁给搞笑的皇子!

发展到此,武则天下一步想要什么,许多人都有所预料了。她的“废帝杀子”,在当时就有人在背嘀嘀咕咕,直到如今,也还有人说她有权术、心够

她的这几颗贝瓜蛋儿,到现在是被摘得七零八落了,皇子们的坎坷命运也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,不然来不会有《黄台瓜》出来。

但是,个人的命运有时与历史的轨迹并不一致。

在一个皇朝新开基业、大有希望向上走的时候,往往会有一种潜在的“历史期待”,那就是国家渴望强人,百姓渴望明君。可是专制制度却决定了,这种期待本没有什么作用,谁能最站出来,完全出于权谋、时和机运。在那种制下,不会有代表全民意志的选择机制。因此,国家的命运如何,就要看揭幕以,是哪一个人站出来了。

秦灭六国,隋定天下,基业不可谓不大,但是跟着雄主面站出来的人,实在太糟糕,因此国运转瞬而衰。古代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,君主的格、能和品质(在商业用语的意义上),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。

大唐也有这个问题。从开国时起,到“开元盛世”,李渊、李世民、武则天、李隆基,就是四座首尾相连的桥梁,一步步把国运渡向上去。

很难想象,在太宗之,高宗抑或李贤、李哲、李旦,他们哪一个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。因此武则天的“冲上来”,无疑是应了历史的期待。说她夺权的机是个人望也好、是帝王心也好,但只要是于国家有好处,我看,就不应受到那么多的指责。

在帝王中,没有私,单纯要为人民做个好皇帝的,百无一二,为什么独独要苛武则天?

如果她在揽权之不思取,那么说她不过就是个权谋家,也还有理。但是,这位六十老在完全掌政权之,还是有一番大作为的,大唐盛世的帷幕,就是由她手拉开。仅此一点,她就足以屹立于历代“英主”的群像之列!

在临朝称制之,对付潜在不的舆论,她使用了恩威两手。对政功臣委以重任,对不者给予无情打击。

,曾有参与废帝行的十多个飞骑(皇家卫队)军士在坊间饮酒,其中一人发牢说:“早知没有封赏,还不如拥戴庐陵王当皇帝。”座中一人起偷偷溜出,直奔北门告密。酒席未散,在场者即全被逮,龋惶于羽林军监狱。次,太下诏,非议者斩首,其余知而不报者处以绞刑,独告发者授以五品官职。据说,告密之风就由此兴起。

武则天一向信任的老臣刘仁轨,对临朝称制也有看法,曾上表劝谏,还举了吕任用外戚被世嘲笑的事做例子。他认为,现在应归政给睿宗,才是正理。老刘的度很坚决,并提出要告老还乡以明志。

武则天知刘仁轨的分量,也知他提这建议是大公无私,于是以出奇的温和度予以劝解。她派侄子、秘书监武承嗣持她的笔信,专程去安安老刘。

信中辞意恳切,甚至把老刘比做萧何,说:“昔汉以关中之事委萧何,今托公亦犹是矣。”她特地解释:自己临朝,是因为皇帝还不懂事,所以只是“且代政”。至于提到的吕事例,武则天也没恼火,反而说“引喻良,愧萎贰集。公忠贞之,终始不渝,直之风,古今罕比。初闻此语,能不罔然;静而思之,是为镜。”也就是说,你提的意见我一开始很茫然,但仔一想,可以无则加勉

,武则天劝老爷子还是以匡救天下为怀,就不要以年老的借告退了。

(85 / 182)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
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

作者:清秋子
类型:史学研究
完结:
时间:2017-04-28 02:43

相关内容
大家正在读
当前日期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03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体中文)

联系站长:mail